2月份一过股票杠杆是多少,各大造车新势力,就迫不及待地晒出了自己的“成绩单”。
从数据来看,经历了春节的低迷后,2月份的销量确实有了明显回升。
不过,细看之下,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:有的品牌销量蹿升,有的却依旧挣扎。
具体情况到底如何?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。
首先,值得一提的就是小鹏汽车。
从数据来看,小鹏汽车在2月份共交付了30,453台新车,同比增长570%,稳稳地拿下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名。
更夸张的是,这已经是小鹏连续第4个月,交付量突破3万台了。
放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,都算是亮眼的成绩。
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,背后的原因其实挺简单:改革。
对内,小鹏做了不少“减法”。
通过优化供应链,大幅降低了整车的成本,同时又悄悄地把配置拉满了。
这种“降本增配”的操作,不仅让车主觉得买得值,也让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。
对外,小鹏则是干脆砍掉了价格不菲的激光雷达,改走纯视觉方案。
别的不说,光是这个操作,就让整车的成本下来了不少。
再配合上更具诚意的售价,直接打了不少对手一个措手不及。
结果也确实摆在那儿——去年底发布的一系列新车,几乎都爆了。
就拿小鹏 P7+来说,上市才3个月,累计交付就超过了30,000台,打破了同级别最快交付纪录。
而在整个2月,小鹏 MONA M03的交付量也超过了15,000台,而且已经是连续3个月稳定在这个水平了。
这么一看,小鹏的这波操作确实有点东西。
不管是降本增配,还是激光雷达转纯视觉路线,某种程度上都踩准了市场的“爽点”。
再加上马上推出的 g6和 g9改款也不错,未来几个月的表现,估计还会更狠。
其次,莫过于理想汽车了。
2月份,理想汽车交付了26,263辆新车,同比增幅29.7%。
虽然这个增速比起小鹏的“疯涨”要温和不少,但别忘了,理想的车可不便宜。
一辆顶三辆,靠的可不是打折促销,而是真金白银的实力。
更厉害的是,截至2月28日,理想汽车的历史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,190,062辆。
这数据放在整个造车新势力里,妥妥的“顶流”。
当然,有人会质疑理想销量下滑了。
但仔细一琢磨,你就会发现,这成绩其实含金量贼高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因为理想最近压根没发布新车型,也没搞什么改款,全靠一堆“老将”撑着呢。
要知道,在这个新车如雨后春笋的市场里,能靠几款老车型撑起这样的销量,多少有点“凭实力说话”的意思。
所以,别看理想的增速,没小鹏那么夸张。
但考虑到它的售价高、车型少,还能保持这样的销量,已经很能打了。
用一句话总结就是:别人靠上新拉销量,理想靠“老将”也能硬扛。
等他的新车发布了,很有可能会超过风头正盛的小鹏。
第三,就是零跑汽车。
2月份,零跑汽车交付了25,287辆新车,同比增长285%,已经稳稳站在了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前三名。
要说零跑为什么能这么猛,原因其实挺简单。
一方面,零跑走的是“性价比+高配”的路线。
车虽不贵,但配置一点都不含糊——大屏、智能辅助驾驶、L2级别的功能,几乎全都是标配。
这种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策略,直接戳中了不少消费者的心。
另一方面,零跑的增程战略也很彻底。
很多地方都在向理想学习,而且还真学到了精髓。
尤其是在续航和用车体验上,零跑的增程车型不仅价格更亲民,体验上也做到了“用电不焦虑,用油不心疼”。
再加上起售价亲民,确实不愁卖。
更绝的是,零跑还拿出了不少“真金白银”的优惠。
配合上最近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,直接让那些原本还在犹豫的消费者,痛快地下了单。
像这种“花更少的钱,买高配车”的体验,放在谁身上都难抗拒。
至于蔚来汽车,感觉有有点掉队了。
2月份,蔚来共交付新车13,192辆,同比增长62.2%。
乍一看增长还不错,但对比“蔚小理”中的另外两位,这成绩确实有点尴尬。
特别是拆分来看,就显得更难看了。
因为蔚来品牌交付了9,143辆,同比增长仅12.4%;而新推出的乐道品牌,交付新车才4,049辆。
按理说,多品牌战略应该是1+1>2的效果,但现在看起来,反倒有点像是“打内战”。
对此,蔚来公司股票杠杆是多少,可能要好好调整策略了。